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-1529年1月9日),本名王云,字伯安,号阳明,又号乐山居士,浙江余姚人,出生于余姚北城(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)。明代杰出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军事家、教育家。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。
1、道无精粗,人之所见有精粗。
译文:道本身没有精细和粗糙之分,只是人们的见解有精细和粗糙的不同。
2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益,相上则损。
译文:与朋友相处,务必相互谦让就能受益,相互争胜就会受损。
3、省察是有事时存养,存养是无事时省察。
译文:反省审查是在有事的时候进行存养内心,存养内心是在无事的时候进行反省审查。
4、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,其尽心焉,一也。
译文:古代的士、农、工、商四种职业不同但遵循的道是相同的,他们尽自己的心力,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。
5、心即理也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,心外之理乎?
译文:心就是理。天下难道还有心外的事情、心外的道理吗?
6、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;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
译文: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,才能立得住;才能做到安静时也安定,行动时也安定。
7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,只自信不及,都自埋倒了。
译文: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,只是自己不自信,都把圣人埋没了。
8、道之全体,圣人亦难以语人,须是学者自修自悟。
译文:道的全体,圣人也难以用言语告诉别人,必须是学者自己修养自己、自己领悟。
9、虚灵不昧,众理具而万事出,心外无理,心外无事。
译文:心空灵而不愚昧,众多的道理都具备于心中从而万事由此产生,心外没有道理,心外没有事物,心外没有事情。
10、若己为君子,而使人为小人,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。
译文:如果自己成为君子,却让别人成为小人,也不是仁人具有忠恕怜悯之心。
11、持志如心痛。一心在痛上,岂有工夫说闲话、管闲事。
译文:坚持志向就如同心痛一样。一心都在痛上,哪里有时间说闲话、管闲事。
12、夫学、问、思、辨、行,皆所以为学,未有学而不行者也。
译文:学习、询问、思考、辨析、实践,都是做学问的方法,没有只学习而不实践的。
13、精神道德言动,大率收敛为主,发散是不得已,天地人物皆然。
译文:精神、道德、言语、行动,大致上以收敛为主,发散是不得已而为之,天地间的人和事物都是这样。
14、悔悟是去病之药,然以改之为贵,若留滞于中,则又因药发病。
译文:悔悟是去除疾病的药,然而以改正错误为可贵,如果把悔悟滞留在心中,那么又会因为药而引发新的疾病。
15、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圣学只一个功夫,知行不可分作两事。
译文:认识是实践的开始,实践是认识的完成。圣人之学只有一个功夫,知和行不能分成两件事。
16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译文:心的本体没有善恶之分,有了善恶的意念,心才开始活动。能知道善恶就是良知,做善事、去除恶念就是格物。
17、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,专识见者见其有余。日不足者日有余矣,日有余者日不足矣。
译文:专门注重修养内心的人每天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,专门注重增长见识的人每天都会看到自己的长处。每天看到自己不足的人会逐渐变得有长处,每天看到自己有长处的人会逐渐变得有不足。
18、性一而已:自其形体也谓之天,主宰也谓之帝,流行也谓之命,赋于人也谓之性,主于身也谓之心。
译文:性只有一个:从它的形体方面来说叫做天,从它的主宰方面来说叫做帝,从它的流行方面来说叫做命,赋予人叫做性,在人身上起主导作用叫做心。
19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译文: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,这朵花和你一同处于寂静之中;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,这朵花的颜色一下子就鲜明起来,就知道这朵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20、人心是天渊。心之本体,无所不该,原是一个天。只为私欲障碍,则天之本体失了。心之理无穷尽,原是一个渊。只为私欲窒塞,则渊之本体失了。
译文:人心就像天空和深渊。心的本体,无所不包,原本就是一个天。只是因为被私欲所阻碍,那么天的本体就丧失了。心中的道理无穷无尽,原本就是一个深渊。只是因为被私欲堵塞,那么深渊的本体就丧失了。